第六十六章 不觉夏去秋已深(2/5)
这台阁体,又称“馆阁体”,最早出现在赵宋,盛极于皇明。
昔年永乐时,有翰林院侍讲学士沈度,因其馆阁体华美,深受太宗皇帝喜爱,而名动朝野,乃至于片纸千金。
正统之后,这台阁体又被“三扬”发扬光大,以姿媚匀整为工,号称“博大昌明之体”。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其焉。
之后的岁月里,士林为求干禄,也竞相摹习。
横平竖直十分拘谨,缺乏生气,使书法失去了艺术情趣和个人风格,逐渐变得僵硬刻板,满具匠气。
草草翻了一遍这本宋版《梅林斋记》,朱厚熜看着书上密密麻麻的台阁体批注,赏心悦目之余,心忖暗忖:“便是这一手字,也不知要强过多少所谓名士,怕是袁先生之字,也略有不如。”
这般想着,朱厚熜合上书,躬身一礼,笑道:“闲日过从,先生委实是好兴致,也委实是写的一手好字!”
兴府世子出言,小优伶在黄锦的示意下,停下了吴侬软语。
屈膝一福,悄悄退了出去。
张宣手中轻摇的羽扇一顿,睁开双目,自躺椅上直起身子,便轻声笑了起来。
“扰人清梦,着实可恼。”
说着,张宣放下手中桂花糕,目视朱厚熜,意味深长的笑道:“世子不在袁先生处,学那《韩非子》,却巴巴的寻到我这里,却是所为何事?”
瞧着这位张先生,又故态复萌,朱厚熜不禁嘴角抽动。
随行的陆炳,并不晓得张宣胸中锦绣,仍以为此人乃是自恃才高、却命比纸薄的穷酸。
当即便板着小脸,摆上一副从仪卫司侍卫处学来的恶态。
斜着眼,嘿嘿的冷笑道:“兀那穷酸,好生无礼。小爷乃兴府之主,何处去不得?能来寻你,便是你百世修来的福份!”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