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残酷的诡辩(1/5)
早晨7点的纽约,尚未明亮的天幕,笼罩在微微泛白的朦胧深蓝之中。
艾薇只裹着一条浴巾,湿漉的金色短发刚刚洗完澡,翘腿坐在椅子上,完美的曲线以及夸张的腿长像是复制于丝袜广告。
她翻阅着林德的物品,除了手提箱里的各种证件,让她最感兴趣的是《教条》,总算见到了真货。
她对前面的诗歌没太大兴致,更令她在意的是书中一些精妙的诡辩。
意志的一切行动都是它自身的规律这一命题,所标示的也就是这样的原则。
行动所依从的准则必定是以自身成为普遍规律为目标的准则。
这一原则也就是定言命令的公式,是道德的原则,从而自由意志和服从道德规律的意志,完全是一个东西。
——道德形而上原理·康德。
当康德在写下这段论述时,一定不无得意,他的天真之处也暴露于此。
在这种排除了理性之外的一切干扰,将道德规定为永恒的、绝对的、普遍性的、纯粹的形式时,实际上掏空了道德的一切具体内容。
由于理性没有实质目标,所以所有的感情会离它而去,成为纯粹的自然感情。随着理性的实质化,理性自身便会成为一种不可理解的概念,思想只在失去意义的时候才能充满意义。
而当道德规律成为了普遍价值,就能看到其污秽的一面,道德本身从一种美好愿景的概念,而变成了‘应用道德’,是一种效率性工具,在这种极权主义的情形下人无法判断出自身的自由意志是与道德规律相悖的。
……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