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扩充守备军(3/5)
一次,秦始皇出巡在渡浙江(今钱塘江)时,项羽见其车马仪仗威风凛凛,便对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也。”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一呼,揭竿而起即大泽乡起义,项羽随叔父项梁在吴中刺杀太守殷通举兵响应,此役项羽独自斩杀殷通的卫兵近百人,第一次展现了他无双的武艺!
二十四岁的项羽,就这样带领八千吴中(今苏州)男儿,成为了反秦起义军,登上了历史舞台。
这就是历史上项羽的主要事迹,这样一个人,让他一直败给自己,他肯定不会服气。
更何况,他的美人虞姬,如今成了自己的妃子。
所以,于公于私,他都一定会在某个时刻再度领兵来犯。
至于另一股力量,那就是北面的匈奴人了。
匈奴自秦时起,至后世历朝历代,都对中原水草丰茂之地觊觎万分。
因此,他们即便撤退,那也是暂时的策略。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他们肯定会再次南下,意图侵占大秦的疆土。
更加麻烦的是,匈奴人一向以游击战擅长,想要彻底击败他们,难度极大。
所以说,这一支力量实力不容小觑,对大秦的威胁也极大。
当然,除了这两股力量之外,还有另外一支力量对大秦江山虎视眈眈。
这一路力量,正是刘邦麾下的数万楚军。
之前在咸阳城下,对方虽然暂时撤离了,而且在当时撤离得很干脆。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时正是他的缘故,带动了其他各路起义军的后撤。
不过,李战天知道,历史上的刘邦,可不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他的野心是整个大秦天下。
所以,如果说这普天之下对自己威胁最大的势力的话,刘邦绝对排在项羽之前。
这样的情形下,如果妩珠的父亲率兵北上,那么,应该让他在何处扎营呢?
还有,他来了之后,应该把他放在怎样的位置上呢?
拿谁先开刀,貌似都不是太好,现在的局面下,属于牵一发动全身的情形。
这样想着,李战天觉得自己这步棋到底该怎么走,貌似有些难以抉择。
不过,不管如何,这一支力量抓在自己手里,终归是好的。
一想到这个,李战天不由得有些怀疑,是否妩珠的父亲所求的就只有蜀地那么简单?
正当此时,床上的妩珠忽然翻了个身,原本盖在身上的衾被掉落在了一边。
李战天见状,赶紧走过去帮其盖上,目光之中满是温情。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