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第一把火(3/5)
以常熟县为例,当时的官田竟然占到了全部田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而南直隶四个府每年需要向京师运送一百二十余万石的漕粮,占到了整个漕粮运输的三分之一左右。而日常的加耗就要达到漕粮的百分之五十五左右。
当地的地主豪绅、致仕的官员以及有功名的人,按照规定享有一定的赋役优免。
一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充分利用了这个漏洞,将一些外人的田地挂在了自己名下,从中获利。这有个专用名,投献。
如此以来,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后果。那就是朝廷摊派下来的税赋是固定的,由于扩大了优免的土地数量,导致这些税赋都落在了那些需要缴税的农民身上。这直接增加了他们的负担。令其苦不堪言。
如果遇到灾患,只能是背井离乡,踏上流民之路。
许进则认为,田地之事调查起来耗费的时间和人力都很大。莫不如趁着雨季停歇,先兴修水利,确保明年的收成,还可以解决流民的生计。然后再处理投献、兼并等土地问题。
王承裕觉得处理土地问题和兴修水利,执行起来都非常困难。土地问题由来已久,要想解决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这一点与许进观点一致。至于兴修水利,那是需要钱的。钱从哪里出?因此,首要的任务还是先搞到钱。他的意思是先来一轮调查,处理一批贪官污吏,没收他们的违法所得,然后再做其他事情。这么做,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让江南的这帮官员都老实起来,为接下来的各项工作打好基础。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