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水泥(2/5)
留下的王守仁、刘春等人十分好奇,除了解决冗员、为大家涨工钱这两件大事,还有什么大事。
朱厚照说道:“江南最为鱼米之乡,土地肥沃、雨量充沛,一年两季水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里是咱们大明的粮仓呀。可是每年由于洪涝灾害,不仅导致百姓损失惨重,朝廷的田赋也是难以保证。所以兴修水利,修缮大坝那是必须的。现在距离明年的雨季还要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现在就开始兴修水利,保证明年的粮食生产,让朝廷有充足的财政资金,让百姓能够吃饱饭,这是不是大事呀?”
这番话,令大家明白了朱厚照的意图,那就是兴修水利,修缮大坝。保障粮食生产,减少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
王守仁问道:“殿下。整个江南河流众多,要想都修建好的话,不仅时间上来不及,另外,人力、物力和财力,也都是无法承受的。眼下先把应天府境内的修建完毕,时间也是非常紧呀。”
王守仁说得是实情。兴修水利、修缮大坝绝对是一件大好事,可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即便是修好应天府大大小小的堤坝都是十分困难的。
朱厚照自然知道王守仁说得是实情。他说道:“伯安说得对。以目前的状况来看,的确是非常困难。但是,我这段时间研究出了一种十分有效的修筑大坝的材料。有了这种材料,不仅节省财力,而且它的硬度能够让大堤经受住洪水的冲击的。”
朱厚照说得这种材料,就是现代的水泥。
水泥所需的石灰石、粘土、铁矿粉、石膏等材料。朱厚照也都能找到矿藏。
南京本地石灰石、粘土、铁矿石和石膏产量就极其丰富,完全能够做到自给自足。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