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2/5)
朱厚照环视了一下在场的将领,十分温和地说道:“诸位。刚才拖下去那批是反面教材。留下来的都是好样的。在场诸位都升一级。担任指挥使的,俸禄升两级,仍然担任指挥使。”
下面的众人忙谢恩。
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对于那些被拿下的将领。除常伯升等悍然袭击朱厚照的将领受到严惩之外,其余各人按照赎罪则例交了银子后,都被朱厚照放了。
朱厚照并不想赶尽杀绝。在他看来,这么多的将领犯了错误,绝不仅仅是自身的问题,朝廷的制度方面还是有问题的。
朱元璋在开国时就制定了屯田制度。各地的军队都有自己的军田。一部分士兵负责耕种。朱元璋对此颇为得意,他认为自己养兵百万而不废民间一粟。
可是屯田接下来的发展,却没有按朱元璋的想法来。
朱棣登基后,屡屡对蒙元开展,导致大批军户上了前线,后方的屯田渐渐荒废。
朱元璋在位末期,各地军户上缴的粮食占到全国粮食征收的百分之四十。可是到了朱棣末期,这个数字降至百分之十六。
地方官员与豪强趁机开始联手兼并了荒废的屯田。屯田的粮食收入逐年降低,到了明宣宗朱瞻基时期,屯田粮食已经不足一百万石。不足朱元璋时期的百分之五。
可以说,屯田制度全面崩溃,名存实亡。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