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潜渡淮水(2/5)
每个人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精钢弩,多亏丁武有个手下会点木工活,多方配合之下,二个多月时间也就做了这么一把能用的。
这把弩最大的问题是射速太慢,凭李毅中自己,每分钟最多只能射出六箭。不过射程尚可,百步之内可透皮甲,而且准度相当不错,百步十靶可中八九。远远超出了李毅中的射箭水平。
李毅中自此爱不释手,但丁武却发出了多次警告,别太依赖这种弩弓,否则以后正常的弓都不会用了。
除了这把精钢弩,赵权他们三个随身都带着弹弓,这东西最大的好处是石子用完了,随处可捡,不像弓弩那样,带再多的箭,都有用完的时候。
兵铲也带着,这是稍微改良后的第二代产品。铲头比原来略尖,一边的锯齿用韧性更强的低碳钢打造,以增强其抗击力;另一边则用高碳钢包出一块锋利的刃面。铲面上打了两个小孔,撤退——准确来说是逃跑时,可以把铲子拴在后背上当作护甲来用。
丁武琢磨了半个月,教了他们一些用铲的招式。一个是抡,一个是刺。抡,其实有点像用刀的手法,但用刀必须关注整个刀身的气势,而抡铲关注的只是前端的一块铲面,比用刀更容易上手。刺,就更简单了,源于一些短矛的招式,利用前面的铲尖刺杀,刺中目标后只要略微一撬,即便对方身上披甲,也可以攻击其甲片间的缝隙而令其受伤。一旦刺中,其杀伤力远超于矛尖。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