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杨延辉是大猪蹄子!(第一更,新书求一切)(1/5)
四郎探母回数太多,京都队选择的就是这个片段。
且说这一段确实勾起了很多人的兴趣。
但戛然而止的反馈可不怎么高明。
没看到底下的观众都暴躁了吗?
很多人心中的反馈就是:我裤子都脱了,你就给我看这个?
过分了啊……
“夺笋啊!这不是逼着我去网上搜嘛,不过就算是搜的话,也没办法用文字来描绘内心深处的场景啊。”
“呼……别着急嘛,徽安队还没出手呢,说不定他们演出的就是结尾……”
“只能这么想了……”
很多人现在就是等一个结局,一个完美的结局。
国人的思想大都喜欢完美,这其实无可厚非,但更多的戏曲表演艺术家们从这个故事里面窥探到了一丝独特的东西。
甚至有些比较古板的人,都已经生起了怨恨的情绪。
就比方说。
杨四郎在被俘虏之后,为什么要和自己的仇人结婚呢?
他是不是怕死啊?
你要真说他怕死,但人家在唱词里都已经说了,他是为了家国利益。
是!
如果按照传统的封建理论,他在国破家亡的时候确实该来上一刀把自己直接抹了脖子一了百了。
但说实话,如果真的这么做的话,有意思吗?
用现代思想来解释。
抹了脖子一了百了,看上去自己是痛快了,但却丢下了一家人为他担忧,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不是也算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古板的人觉得应该遵循传统,但从现代人的思想来看,传统不一定全都是正确的,也不一定全都要遵守。
这里面的讨论和思辨性很强。
但说实话,拥有很强的深度和思辨性不就是文学作品当中所带来的价值吗?
若不然只充斥着流水账和所谓的框架,还能叫文学作品,还能称得上是艺术吗?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