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流寇

第七百二十五章 阿鞑子 孙秦桧(2/5)

目录

远在安庆的史可法也上疏阐明必须纳降清军的意义。

疏中道:“先帝以圣明之主,遘变非常,即枭逆闯之头,不足纾宗社臣民之恨。是目前最急者,莫逾于办寇矣。然以我之全力用之寇,而从旁有牵我者,则我之力分;以寇之全力用之我,而从旁有助我者,则寇之势弱...”

史可法的意思很清楚,若不纳阿济格、吴三桂,则二人必为顺军祸害大明。

若朝廷不计从前,诚意收编,则立时便得二十万精兵,只要供给些钱粮就能使这二十万大军为大明出力杀贼,为先帝报仇,有何不可?

“予以义名,因其顺势,先国仇之大,而特宥前辜;借兵力之强,而尽歼丑类,亦今日不得不然之着数也!”

为了让朝廷不要再磨磨蹭蹭,速定此事,史可法疏中更是直言“流寇即将南下,未见庙堂之上议定遣何官,用何敕,办何银币,派何从人对敌?”

更是痛斥朝中小臣清流,道:“本朝所重者皇上之封疆,所轻者先帝之仇耻,既示我弱,益长虏骄,不益叹中国之无人,而北伐之无望邪!伏乞敕下兵部,会集廷臣,既定应遣文武之人速往满营宣旨,应给若干廪费,一并料理完备。”

接替首辅王铎为礼部尚书的东林党人、原礼部侍郎姜曰广同史可法关系最为密切,二人时常书信往来,因此在史可法上书后也立即上“陈恢复大计”,说:“阿济格、吴三桂当速行接济,叫湖广先行拨给粮草,另可册封阿济格为郡王,吴三桂为国公。二人麾下将士升赏任用,朝廷绝不能吝啬封爵。”

大臣派们的主张立时引发了小臣派激烈反对,他们纷纷上书朝廷,认为东奴祸乱中国长达三十余载,致使中国军民死伤过千万,今东奴力衰,朝廷当乘机予以彻底歼灭,不使引狼入室,重现“侯景之乱”。

侯景本为东魏叛将,被梁武帝萧衍所收留,因对梁朝与东魏通好心怀不满,遂以清君侧为名义在寿阳起兵叛乱,攻占梁朝都城建康,将梁武帝活活饿死,掌控梁朝军政大权。后被梁朝驻守岭南的陈霸先与王僧辨等人消灭,叛乱方才平息。

但“侯景之乱”却让江南之地几成赤地,加剧“南弱北强”形势,也彻底终结了梁朝。

“小臣们”中坚人物、吏科都给事中章正宸上疏道:“今日江左形势视之晋、宋更为艰难,肩背腹心,三面受敌。”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江朝天王冬青_ 青颜刹 元卿凌宇文皓_ 上门豪婿王锐卫清怡 最强上门豪婿王锐卫清怡 镇国战神叶君临李子染 重生大佬美又飒 王元秦梦涵 赘婿沈默苏婉瑜 九方韶云和她的工具人大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