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大流寇

第七百二十七章 忠王、辽王、秦王(大明三杰)(4/5)

目录

但正如何腾蛟所料,面对吴三桂自称辽王这一事实,当朝诸公竟然集体保持沉默,而宫中的弘光帝在知道这事后索性以不能内乱为由,重新拟旨封吴三桂为辽王,左梦庚为秦王,阿济格为忠王,王体中为兴安王、王得仁为建国公。

秦王左梦庚与凤阳总督马士英“合流”,辽王吴三桂与湖广总督何腾蛟“合流”,忠王阿济格则言“非史公不能令我低头。”

王体中又与湖北巡抚章旷勾搭成奸,此人对于兴安王一封倒也满意。然而王得仁却没能如愿封王,只获了个建国公,心下对章旷及南都都有怨恨,对封王的王体中也是不服,结果一来二去不知怎的和秦王左梦庚麾下总兵、获封赣国公的金声桓联络起来,酝酿率部脱离王体中到江西与金声桓“合伙”。

阿济格那边对获封忠王态度诚恳,以汉文上表南京,其部满洲将校大多情绪平定。

纷纷乱乱的十月,大明朝一夜多了三个亲王、一个郡王、四个国公、九个侯爷、二十多个伯爵,虽然“小臣派”痛称此乱象为亡国之兆,然而如此众多封爵却让大明一夜之间坐收大军四十万余,要说于国家没有利处也是不可能的。

可惜就在史可法、何腾蛟、马士英等人就兵强马壮之后当如何北伐收复失地,剿灭流寇之事各行商议时,江南却传来奴变消息。

此消息让众多督抚的目光不得不从北方投回江南,统领三大营的京营统制孙武进于南都朝堂那句:“攘外必先安内,江南不稳,我朝焉能用兵北方?”的质问让不少大臣派的有识之士深刻赞同。

因此,孙武进开始调集三大营准备往江南用兵,然而新封秦王的左梦庚却突然以新晋亲王当为国报效为由,上书南都请求由他这个秦王率兵到江南平乱。

秦王要为国家出力的奏疏还没冷透,湖广总督何腾蛟上书可由辽王吴三桂率精兵乘船至江南平乱,而督师阁部史可法为了平息朝堂对于收纳满洲兵的质疑,综合考虑之下提议可由忠王阿济格领两万精兵往江南。

只有湖北巡抚章旷出于保住自己地盘就行的念头,没有替王得仁这个兴安王上书去江南。

三位亲王都要带兵去江南平乱,朝堂一时议论纷纷,最后形成的一个观点就是无论哪位亲王带兵过来,江南民乱都可迅速平定。言下之意以“北兵”为主扩编的三大营跟三位亲王的兵比起来,可能差了那么一点。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江朝天王冬青_ 青颜刹 元卿凌宇文皓_ 上门豪婿王锐卫清怡 最强上门豪婿王锐卫清怡 镇国战神叶君临李子染 重生大佬美又飒 王元秦梦涵 赘婿沈默苏婉瑜 九方韶云和她的工具人大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