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预售模式(1/5)
李昊知道徐瑶的想法,这也是整个滨城所有刀具人的传统想法,把自己的技术和制造环境封闭起来,除本厂人员外,任何外来人员不得入内,这是在滨城最常见的操作模式,美其名曰保护商业机密。
“妈,我记得爸曾经说过一句话,就是永远都要对自己的研发能力和生产技术有信心,这群工匠就是我们的底气。既然有这么一群有实力的工匠,我们就不该闭门造车,刀具行业靠的是人力,而不是机械化生产。我们想要进步,就该抱着开放的心态,在行业内的良性竞争下,适度的开放是需要的。而且我们的技术,他们就算看得到,也学不会。更何况,我开放的部分只是常规车间,那些最新的技术和秘密的部分,我是让他们不要往那边走的。我对我们自己的生产环境和车间的布局有信心,足以让消费者认知和肯定我们的能力。一直以来,任何人买东西,都看不到制造的过程,我希望以后也能从旅游这块跟刀具连接起来,能够开一条专门的旅游展示专线,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都能看到我们子木刀具的实力。口碑营销比起那些矗立在高速公路和城市的广告牌更奏效,一个人就能传播十个人,十传百,咱们就真正的深入人心了。”
李昊有着整套的传播方法,他知道刀具就是耐耗品,这么单纯卖刀很难让企业快速增长起来,只有链接不同的产业,以另一种让普罗大众都喜闻乐见的形式潜移默化的把刀具的品牌渗透进去。
“你这个想法的确可以,只是我们要开发旅游这块暂时还不成熟,得先把品牌做起来,这样跟旅游区的人沟通也能有更多的筹码,而且我们的专卖店铺设反而要率先考虑了,现在开终端门店变成了一个热门的新兴行业,实体店铺能带来更大的业绩增长和品牌宣传。”徐瑶把她的想法也分析出来,好让李昊更加清晰未来的方向。
“我也在着手这一块,等爸爸和贵叔好了后,出了院回工厂主持大局,我就去坡岛看看店铺,那边海边景区资源非常丰富,地理位置还不错。”李昊心里盘算着,这整套的操作下来,基本上滨城的资源,旅游、美食、餐饮、刀具、配套的厨具产品,基本就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商业链条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