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将DSI进行到底(3/5)
掌声过后,林鹏再次朗声道:“dsi进气道,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它是根据锥形流理论,采用乘波体原理设计的。锥形激波附着在压缩面的边缘,由于锥形流本身的特点,在dsi进气道的压缩曲面上存在较强的压力梯度,可以将大部分的机身附面层吹出进气道口外,从而不需要附面层隔道和吹除抽吸装置也可以获得比较高的进气效率。当然目前是在一定的速度范围内,总压恢复系数比普通的超声速进气道要好。”
“在我们的新飞豹dsi进气道设计中,我们采用了唇缘前掠,包括与机身一体化的设计,这样不但可以兼顾进气道隐身性能,还带来了溢流量的增加。在凸起压缩面的设计上,要尽可能保证附面层,能够在凸起压缩面的沟谷处排出去。计算和风洞试验都表明鼓包越隆起,排除来流贴近物面的流线越多。二十度锥角大体上与具有十度等效压缩角的加莱特进气道相当!”
说到这里,林鹏就把新飞豹的dsi进气道设计图放出来了,他当然是没有保留的。
“请看,这就是我们的新飞豹dsi进气道布局,进气道采用四唇缘设计方案,外侧前缘均为前掠三十度,上下侧壁为曲面,喉道截面对对于鼓包对称轴线不对称……经过风洞试验,我们确定了这个dsi进气道,可以满足新飞豹在1.8马赫以下的进气效率,同时可以实现良好的前向隐身性。同时这个dsi进气道完全不需要附面抽吸系统,我们现在已经对开始对一架飞豹进行改装,不久之后就可以实现首飞了!”
顿了顿,林鹏又放出一幅图来,在场的宋老等人一看,咦这不是枭龙战斗机的设计图么?只是现在这幅图,枭龙战斗机却换上了dsi进气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