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洛阳会使节,乘车入长安(4/5)
“主公,这船长十六丈,宽九丈,有三层楼,若用于运兵,可载七百人,若用于水战可载士卒四百人。”蒋钦道。
说罢,蒋钦下令行船,船弦的士卒用两双脚交替踩动踏板,楼船便开始破浪前行,船首有三人把着舵轮,调整着方向,船只便在黄河浊浪中左右穿行。
王嵩心中大喜,有了如此利器,将来南下征战,应该可以不惧刘备和孙权的精锐水师了。
不过,对于这款轮船,来自后世的王嵩,还是看出了不少问题。
于是王嵩问马均道:“这款轮船,若用于江河水战,在船速和士兵战力利用方面,都比江南的战船要先进很多。只是不知道,若是在大海之上,适用性如何?”
马均道:“当今的海船,只有辽东,青州和冀州靠海的地方才有。而且,现在的海船也只能沿海岸线附近行船,若是稍微深入大海,就经不起风浪摧折。”
王嵩想了一下道:“要增加抗风浪性能,船只需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改良:其一是龙骨,要改成整体龙骨,而且要适当使用钢制整体骨架,但钢铁在海水中易锈蚀,要做好防锈处理。
其二是增加尾部螺旋轮桨,既利于在海浪中调整方向,又利于保持行船稳定。
其三是风帆,风帆有两种,一种是软帆,一种是硬帆……”
王嵩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了一大堆,等讲完了左右一看,才发现所有的人都在蒙圈……
唉,又是对牛弹琴了!
马均一脸崇拜地看着王嵩,开口问道:“主公学究天人,吾等不如啊。不知这“整体龙骨“,“尾部螺旋轮桨“,“软帆硬帆“,都是些什么样子?”
王嵩道:“我也只是听师父说过,只知道个大概,拿纸笔来,我跟你们画图解说一下,具体如何施用于海船,我也是不懂的,你们自己去偿试着做吧。”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