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柴桑遇阮丹(1/5)
黄忠问道:“那么,军师认为,周瑜的目标是何处?”
诸葛亮道:“可能是宛陵,也可能是歙县,也可能是别的地方。孙权这进攻秣陵的八万人马很可能是虚张声势。”
“那我们该怎么办?“黄忠道。
诸葛亮想了想道:“秣陵也不可不救,关键是怎么救的问题。
宛陵是丹阳郡的治所,最有可能成为周瑜偷袭的目标。因此,宛陵的兵力不可以调动太多,只能暂时调一万人去秣陵支援太史慈,再从歙县调一万人去,但如此一来,宛陵就只剩下二万人马,歙县只剩下一万人马,必须从其它地方抽调人马前来填充。”
想了一下,诸葛亮又道:“与我传令下去,采用逐次填充的方法,将兵力向宛陵集结。”
逐次填充的集兵方式,就是将某地的兵力向目标地调出一部分,再由稍远的地方调兵来补充,这样逐次调兵,最后就变成距离集结地点近的地方兵力数量变化不大,而距离越远的地方兵力数量变得越少。
这种集结兵力方式,可以有效地避免在目标地区周边出现因集兵而产生的兵力不足。
孙刘双方在停战二个多月之后,烽烟再起,双方各自集结大军,围绕着秣陵要塞,各施手段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借助淡淡的月光,周泰让唐军舰队打着吕蒙的旗号,悄悄地驶离了太湖水寨,向溧水驶去。
在进入溧水之后,舰队立即一分为二,前部十五艘新式战船为第一航队,后部十五艘蒙冲斗舰为第二航队,两支舰队都是全速逆水而上,但很快,前面第一舰队便将第二舰队甩在后面老远,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之中……。
周泰的新船航队,在进入长江水道之后,直到第二天清早才荆州军发现的。可是,在各长江沿岸港口的荆州水师往往还没反应过来,新船舰队便已快速驶过,而且等到荆州军反应过来,派出快马或快船向下一站通报敌情时,周泰的舰队早就驶过了下一站。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