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再建一个大上海(4/5)
叶开满意的点了点头,他千里挑中龚景翰,就是看中他的闽人身份和善于经济的特点。
他登基几个月来,英法两国已经几次发出照会,希望建立使馆,派遣使节,叶开也有意把松江府建成江南发展工业的龙头,多方思考下,龚景翰是最合适的人选。
至于最重要的钢铁厂,叶开也决定选在了上海,就在后世上海宝钢的那一片,建一个大型的钢铁厂。
之所以选上海不选武昌,那是因为这个时代还没有铁路,选在武昌铁好说,大冶离武昌也不是太远。
但要在目前的交通条件下,把萍乡的煤运到武昌,那就太麻烦了!靠马车或者挑夫千里迢迢的运,恐怕运到武昌的煤,会比铜钱还贵。
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在上海建钢铁厂,不但离消费市场近,太平府(马鞍山)的煤铁也可以走长江水路,顺江东下方便的多。
看着千恩万谢,脸上都快笑出花的龚景翰,李鋐也不淡定了,他以一个道台的身份弃官跟阿山跑到南京来,除了对满清感到绝望以外,更因为他也是想更进一步的。
而且他冒的风险的比龚景翰、罗思举、桂涵三人加起来都大,因为他是山东寿光人,家族还在满清治下,虽然已经有锦衣卫专程去转移他的家人了,但谁也不敢打包票不出事啊!
“李道台,你久在四川,素有威望,朕委任你为四川布政使兼东川兵备道,配合四川总督、巴国公何喜文替朕东拒齐王氏等教匪,西取全川你可做得到?”
从乾隆十三年起(1748),四川总督就兼任了四川巡抚一职,所以四川布政使就是全川的第二把手了,东川兵备道也就是把后世的整个达州宣汉乃至重庆以下的兵事一把抓了。
李鋐大喜过望,他也一下就迈进了封疆级官员的行列,这顺江东下的投靠,值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