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奉皇倒幕,尊华攘夷(2/5)
武士阶层就是府兵制垮塌后的牙兵牙将,各地大名就是节度使,从文化到习俗到制度,他们仍然保存着这种跑偏了的唐制。
只有等到朱舜水东渡之后,他给刚刚从纷乱战国时代获得稳定的日本,带去了大陆上先进的典章、量器、制度、医药等知识,最重要的是,他带去的一本书和他自己总结的一本书。
带去的一本书是《近思录》,就是现在佚父季保等人追捧思想观念,所以历史上他们也被人称为近思录派。
近思录是什么?是朱熹、吕祖谦等人对北宋一代儒学发展的总结与归纳,是朱熹等人从北宋灭亡的惨痛教训中得到的总结。
虽然它仍然逃不出传统儒学的拘束,但不失为中国儒学知识分子痛苦而正确的反思,经世济世这个观点,就是《近思录》提出来的。
而朱舜水则在日本的十六年中,他一边把中国的先进知识传播到日本,一边对大明天倾进行了更痛苦的反思,他把王阳明、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人的思想进行了归纳总结与发展。
‘实理实学,学以致用’这种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思想,就是朱舜水痛苦的呐喊。
尊王攘夷,则是对于明末知识分子只见私利,枉顾国家,把儒学变成单纯进身之阶的批判。
没有朱舜水带去的这两次思想地震,没有朱舜水对整个日本民族在民族思想上的升华,没有水户学这种切合日本实际之儒学思想的发展。
区区小日本,早在脱亚入欧中失去了他们的民族文化,失去了他们的精神。
甚至没有近思录和朱舜水,日本能不能生出道统即将断绝,天下即将灭亡的危机感,进而引发明治维新都未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