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外交礼物(2/5)
随行的工作人员也不少,不止有外商自带的陪同人员、翻译什么的;还有京里派过来的随员,以及一些地方随员。
这部分的礼物数量就得多准备一些了,如果只赠送外商自带的陪同人员,怕是其余的关系单位随员嘴上不说,心里可能也要有些意见。毕竟不患寡而患不均……”
林中玉撇嘴:“我都能想出一堆能送的东西,就你那脑袋瓜子还能犯难?”
穆朝阳叹口气,继续道:“关键是上面给了指示:最好能展示我们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还能具有省内地方特色、拉动地方经济。这三点都同样重要!”
这回林中玉不撇嘴了,直接摇头:“要送能展示我们文化的东西不难,加上具有地方特色就不太容易了,何况还要拉动地方经济。”
说着林中玉放低声音:“该不会是上面对这次个投资项目有什么顾虑,或者有什么不满,所以才想了这么个为难人的‘送礼标准’吧。”
穆朝阳摇头:“上面对这次招商引资挺重视,且在极力促成。之所以提这个要求,也是希望送出的‘礼物’能够物超所值,别随随便便弄些昂贵的东西就送。”
这时候虽然还没有提出‘文化输出’这一说法,不过国人也通过‘多年的送礼’总结了不少经验。在邦交上并不适用‘礼多人不怪’的说法,因为有时候送的多了、出手太大方了,反而让以后的交往无法持续。
我们不可能在维系关系时,一直送更加昂贵的礼物,让对方总处在收到价值高昂礼物的惊喜中。一旦礼物的价值、精美程度下跌,人家不是看不上那礼物;就是觉得彼此之间的‘友谊’没有之前深刻。
这也会形成一种‘国际攀比’,无论是对来国内投资的外国人,还是对出访友好国家的使团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儿。所以这种带有外交性质的礼物要想送好,送对……还真是一门学问。
严柏也跟着摇头:“难啊。要是时间上允许,还能仿制些市博物馆里的东西。毕竟那里可都是‘文化精华’……不过这些跟拉动地方经济,也没什么关系啊。”
林中玉不赞同严柏的说法:“仿制古董,就是没那么多要求,也行不通。价值太低的工艺品拿不出手;等比例高仿……弄出来恐怕就要惹是非。”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