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公共信任资本(1/5)
陈曦和穆朝阳都是通透的人,李邵宇也不笨,自然不会真以为日理万机的王市长,找穆朝阳就是单纯为了吃饭。想必之前那句‘没什么重要事情’中的‘事情’才是对方来共进晚餐的重点。
从王市长谈话的态度不难看出,他对与陈曦和李邵宇一起共进晚餐并不排斥。因此陈曦和李邵宇也没找借口回避,一行五人这才跟着服务员进了包间。
既然知道吃饭就是个借口,陈曦和李邵宇都是陪同,索性两人推拒了服务员递过来的菜单,等着穆朝阳和王市长安排。
穆朝阳借口对市宾馆菜色不熟,将点菜的事情交给了王市长。
王市长也没谦让,只告诉服务员看着上菜就好,显然他对这里非常熟悉。
后厨的动作很快,没花多长时间就弄了八盘菜。
随着包间房门彻底关了,再没人进出打扰,王市长东拉西扯的话题也转向这次有针对性的打假行动。
虽然穆朝阳给了王市长一些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但具体执行还是王市长在做。这就涉及到了一个度的问题。
陈曦虽然经历了后世知道许多事情的走向、利弊,能帮忙提出些好的建议,可她并不是万能的。她猜到了王市长找穆朝阳极有可能与这次‘打假’有关,却没想到后续的问题会这么大。
目前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不少东西连个能参照的处罚条例都没有。参与打假的高层都觉得,一些会造成大危害的假冒伪劣商品追根溯源彻底消灭很有必要;但是那些短时间不会造成大危害的东西,就很难得到重视。
甚至多数人都认为,有很多的假冒伪劣商品存在与否对社会和个人都没什么大影响。反而是费时费力的去追查,给大家造成了不少麻烦。
陈曦皱眉听着王市长的话,这些论调并不代表王市长的观点,而是在近两天的打假中遇到的情况。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