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侥幸心理(4/5)
要知道繁复七件套可不是价位普通的床单被罩,不止做工精巧美观,价格上也是翻了十几甚至二十几翻。这直接让县服装厂忙翻了天,女工们都三班倒,几乎是休人不休机。
灯具厂那边也有好消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款足球大小的旋转彩灯终于成型,很快陆厂长就能带着几样灯具成品南下了。
眼看日子到了八月末的最后几天,桃花湾的鱼塘用地终于被彻底梳理好。村里公用的几个鱼塘都排水做了清塘,将里面能捞的鱼都捞的差不多。毕竟之前属于公产,捞出来的鱼无论是卖钱还是怎样都得全村人平分。
陈曦家如今不差钱,也不知道村里清塘卖鱼的事情,等得到消息的时候,塘也清完了该卖的鱼也卖光了。
村里刨除一些需要照顾的人家,还有三十多户像陈曦他们家这样没参与。徐长贵这次一反常态,突然就不做和稀泥的老好人了,直接将这三十多户踢出了利益分配。
搞的桃花湾好一阵的鸡飞狗跳,差点儿就打起来。还是赵喜仁帮忙做的调节,最终出力的人从卖鱼的钱里分了日结的工钱,其余的还是按照以往的惯例按照每户人数分了剩下的鱼和钱。
陈曦家分了十六块钱,外加两条七八斤重的大黑鱼,是赵喜仁起早赶车给送来的,外加他们家自产的俩大西瓜。
陈老爷子看到赵喜仁很高兴,留他跟着吃了顿早饭。席间陈曦几个听他说了村里清塘分鱼分钱的事情,都忍不住跟着感慨。
徐长贵的用意不难猜,面上看着他因为分钱的事情得罪了那三十多户人家,可实际上那三十多户人家几乎都算是后来迁到桃花湾的,更直白点儿就是根基不深、亲眷也不多。
而赵喜仁平复了这些人的怒火,就代表着分薄了其余更多人家的利益。陈曦家没看上那仨瓜俩枣的分鱼钱,却不代表这会儿的农家人也不在乎。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