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不能小瞧了这个丫头(2/5)
大字报收购启示,内容大概如下:“春日来临,万物复苏。鱼虾满池,泥鳅乱蹦。为了增加村民收入,利用当地物产,从今日起大量收购黄鳝,泥鳅。黄鳝每斤5毛,泥鳅每斤5毛。三河大队宋河村宋晴天,1982年正月18。”
宋西风到底没有白读书,把简单的购物收购启示写的还挺有文采。
宋晴天看了一遍,指着泥鳅和黄鳝的价格说:“这里的价格要改一下。”
宋西风不解的问:“咋改呢?镇上不都是收的一样价钱吗?我们改高,还说改低一点?”
“要有高有低。”宋晴天说:“我们三河村的黄鳝数量少,也不好捉,泥鳅量大容易捉,如果都按一样的价格来收购的话,捉黄鳝的人肯定会少,这样的话,黄鳝和泥鳅的比例就会失调,你看陆信他们来收的时候,总是黄鳝很少,据我猜测,黄鳝因为没有泥鳅的土腥味,人们的接受程度要比泥鳅高,所以我决定黄鳝收5毛2,泥鳅就收4毛8。”
宋西风的脑袋很灵光,很快也想到另一条原因,说道:“因为泥鳅数量大,价格低一点,成本也就少一点。”
“没错,比如说收黄鳝和泥鳅一共收200斤,按照黄鳝50斤,泥鳅150斤来算,都是5毛钱的价格,收购款要100块。如果按照我定的价钱,50斤黄鳝26块,150斤泥鳅72块。这样算小来100块的成本就省了两块钱。”
两块钱不算多,可是在80年代能买二斤多猪肉了,做生意说日久天长的事情,积累下来这就节省了不少的成本。
宋西风伸起大拇指,开始从新写。
写了三四多张的时候,宋北风拿着一叠报纸走进院子。
宋晴天问:“四叔,你怎么没去上学啊?”
宋北风说:“三哥都来给你帮忙了,我也要来给你帮忙。”
宋西风说:“老四,我不是说过不让你来,你好好去上学,我替你给晴天帮忙帮忙。”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