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赵光武救下来的火车司机(2/5)
八零年代初期时候,高速公路和汽车运输都不发达,内地从广州进货的客户,除了自己带货之外,基本上都是通过火车运输。
火车运输是国家支配的,在时间上会存在着被动的关系,比如说邓毓华从广州进货,运输到郑州最少需要十天时间,除了路程所需要的时间,而且火车的货箱不满不发货,更加的耽误时间。
火车上面的货物都是铁路局职工人员装卸,在过程中对于货物的性能不熟悉,很多货物都会不同程度的受损。
如果这个年代建立一个流行于二十一世纪的物流公司,一方在发货点收集货物,货物相对集中的装进火车,货箱容易装满,就缩短了货物装满货箱的时间,物流公司员工再替代铁路局职工合理装货物,更大程度上能节省火车运输的时间和保证货物的质量,这样对于买卖双方都有益处,重要的是物流公司能赚未来几十年的钱。
经济说白了就是商品流通买卖的过程。
物流公司一旦可以顺利开展,对于各行各业的产品流通都有帮助,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财富流进物流公司。
但是,这个年代有一个难以克服的难题,国家企业基本上都属于国企,没有历经改制,想做一个独立的经济体非常困难,更何况是未来一直都属于国家管控的铁路局,想从铁路上面做生意那就更难了。
赵雷鸣看到宋晴天一直在沉思,就问起原因,得知了宋晴天的想法以后,赵雷鸣觉得这样的生意如果能做成,简直是要赚钱赚疯了。
“晴天,如果能成的话,广州这边我能全权管理,郑州这边随意找点人就可以了。”
如何从铁路局得到一些脱离国家体制的特殊权利,能承包几节火车货箱,这样物流公司才能开起来。
这年代都是铁饭碗,根本不可能从国家体制的单位中搞到特权。
从这个时代的现状来考虑,解决这个问题是难于上青天。
赵雷鸣思考良久,“晴天,你这个想法非常好,我们不如去试试?”
“如何试?”
“你还记得小庚为什么能读一高的事情吗?”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