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千头万绪的根据地(3/5)
木沐赶到的地方名叫锦山。
这里地处石门县正西侧大约一百六十里的地方,是太行山中一处闻名遐迩的所在。
恰好处在晋冀咽喉,雄关险峰众多,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
它以碧湖、茂林、奇峰“三绝”闻名,可谓是奇、秀、雄并存,幽、静、险齐聚。
木沐目前所处的地方叫做丹蹬云梯,这里有两条登山道,一条叫青云梯,一条叫壮志路。其中青云梯最近,但也最陡,丹蹬层迭,直抵山顶。
聂铮这一行人位于半山腰一处叫做避水珠的地方。
在那里有一处沟涧,上方有一块彩斑斓的圆形巨石,是传说中的“避水神珠”。
而它,也确实有避水的神效。
如此大雨浇在上方,雨水很神奇的就从两面流淌而过,下面仅仅略微潮湿,地上更是连处小水洼都没有。
聂铮这一行人大约有两万人。
其中戍边军不到八千,其余都是保定百姓。
他们早在两天前便到了。
来到这里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安葬卢承林,然后便是修建各类遮风避雨的安身之所。
山林中植被丰富,有戍边军相助,搭建一些简易的屋棚也很快。
只不过当真遇到恶劣天气时,这些屋棚就顶不住了。
此刻这避水珠的下方,乌泱泱的齐聚了一大片的人,都有些面色愁苦的望着天空中的密布乌云。
木沐身上一直源源不断的传来争执的声音。
双方争执的根本则是要定一个基本的规矩来,然而乐永明等戍边军却有些不同意。
因为聂铮大概制定的几个规矩中,就有一条是要从百姓头上按劳所得收取税赋。
然而戍边军中幸存的将官几乎是呈完全相反的观点。
收取税赋,岂不是在压迫百姓?
我们是爱民护民的戍边军,怎么可以违背一贯宗旨?
此刻还有许多人连脚跟都未曾站稳,一上来便提出这样的事情,就算咱们能同意,百姓又如何能够接受了?
木沐不懂这些。
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赋税,当然是好事情了。
南楚的杂税颇多,自家宗门长辈也吐槽过无数次了,可稽仙司问世以来,所有宗门都不敢抗税不交,以至于本来就没有什么收入来源的仙家修士,也得考虑弟子的生计问题。
这个时候大家都在逃难,不先想着让大家有个安身之所,却在想着怎么捞钱……
安叙怎么会是这样的人?
不过随着木沐继续将他们的争执听下去,反而逐渐有些转变了自己的观念。
“……有些事情,是必须的!我知道戍边军的宗旨是为民,可是你们不妨想一想,若是没有基本的物质利益,没有基本的欲望驱动,仅凭自己的一腔热血和理念,能支撑多久?”
“这二十年,都是这么过的。”乐永明说完后,顿了顿,“唔……不准确,前几年还是有饷银的,后面十来年,都是这么过的。”
聂铮直拍额头。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