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你好,1983

第一百零二章 蒸豆包(3/5)

目录

等把黄米都粉完之后,再次跟二彪子汇合,小哥俩都满载而归。

二彪子去粮库那边转了一圈,就捡了满满一大土篮子,那里有不少卖粮的牛车马车呢。

他的挎兜里还哗啦呱啦的,刘青山一听,就知道肯定是捡的马掌钉,估计是给弟弟玩的。

回到家,刘青山拿了个黑色的大陶盆,把黄米面发上了。

和面是最累人的活儿,必须刘青山上阵,他攥着俩大拳头,在盆子里使劲怼。

即便他这段时间身体素质提升不少,一波搓揉下来,也累得满头大汗。

最后两个黑陶盆都快装满了,并排摆在炕头,上面用被子盖上,至少也得发上一宿。

发面很关键,这一晚上,林芝起来查看好几次,要是发大劲儿了,面子会发酸,那蒸出来的豆包就很难吃。

其他人也没闲着,大锅里早就烀上饭豆子,烀熟之后,用杵子捣碎,然后抟成一个个小圆豆馅。

就连老四老五都跟着抟豆馅,还不时往嘴里塞一个。

等到第二天开始包的时候,奶奶也过来帮忙,还来了几位婶子大娘,以及其她大姑娘小媳妇的,一起跟着忙活。

刘青山一瞧这画面,立刻就来劲了,又把照相机取出来,咔嚓咔嚓给照了几张,并且许诺等洗出来之后,一人给发一张。

这下帮忙的人都乐坏了,这年头想弄一张照片可不是容易的事。

包好的豆包,一个挨一个的码到锅里,必须都挤着点,不然就全都趴了。

正因为如此,当车里人太多的时候,人们就喜欢用“装豆包”来形容,就来源于此。

豆包不爱熟,所以要多蒸些时间,最少也得四五十分钟吧。

为了防止锅盖不严实漏气,锅盖上边还要苫上一条大麻袋,捂得严严实实的。

等到下午放学的时候,正好第一锅豆包也熟了,掀开锅盖,嚯,好家伙,里面黄澄澄金灿灿的,瞧着煞是喜人。

大伙就围着锅台起豆包,通常都是两个连在一起,为了防止烫手,还得不时蘸点凉水。

“吃豆包,吃豆包。”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人族镇守使 史上第一败家子 重生野性时代 我在八零追糙汉 NBA王朝狙击手 视死如归魏君子 重生我真没想当暖男 我在神奈川继承神社 奥术之主 我靠异能种田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