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三章 粮食惹的祸(1/5)
海边工地,人潮齐动,火朝。
人们干劲十足,大有农业学大寨的冲动。
唐扫视人群,他在找人,在找个能给他送信的人。
他记得。
吴正派人混进码头充当细作,并且吴正也扮成送粮人一起混进码头,为此,高宠亲自带队清查过细作,尽管如此,难免还有不查之人。
果不其然,发现了!
唐在码头旁边搬砖的工地,发现几个行迹可疑的工人,猜到是吴正派来的细作。细作也好查找,他们大多是青州城里人,地道的山东口音,而且他们大多是近期参加工程兵,便于识别。
唐宛若常,不动声色,嘘寒问暖过后,不急不忙地站在高处,清清嗓子,像大干部一样,高高地抬起手,喊道:“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马上入冬了,大家加把劲,在入冬前把房子和田园建好,每人加发十斗米。”
十斗米!
唐的话如同一颗炸弹,引起一片哗动。
众人皆是面露喜色,跟打了鸡血一样,手上的活计快了许多,干劲十足,大有创出一番伟业之举。虽众人都是军士出,但是他们也有家,自然希望家有余粮,而且当下,粮食才是硬通货,比银子管用。
消息一时间不而走,成了码头最议的话题。
唐没有理会众饶议,转查看另外几个工地,略作交待,最后只前往青州城。
青州城内少了码头火朝的干劲,不过大家议的事,就是移民公主岭。
青州知府下了公告,凡移居公主岭城者,一律赏银一两。
城内的流民早已走得所剩无已,闹得找到东家的流民也是人心慌慌。
有些良心的人不愿意离开东家,毕竟东家在自己最危难之时,给了自己一口饭吃,不至于让自己流落街头。流民百姓都是穷哈哈,讲究义,知恩图报。
当然也有例外,有些流民被东家强卖强买,主仆关系恶化,暗地里想着如何离开东家……。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