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古董博展会(3/5)
史书上记载,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汉十万大军运输粮食。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书上的木牛流马的介绍是:方腹曲头,一脚四足,头入领中,舌着于腹,载多而行少,独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
然而,木牛流马早就失传,没有人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要知道,如果像记载的那样,木牛流马是有点反能量守恒定律的发明。不吃草,不费油,日夜不停的工作,怎么看都有点匪夷所思。
木牛流马一直是一个迷,也让无数人为之痴迷。当时的生产条件简单,远不及现代,但是“木牛流马“的构造看起来简单易行,也符合当时的情况。
有老人曾描述过:木头做的马头,再有其他零星的小块组成马身子,再组上马腿,肚子中间安上齿轮,木马后边有一个扳手,操作时一压走一步,再一压走一步。
从这个描述中可以看出,木牛流马是有齿轮的,而且似乎也运用了杠杆原理。
跟地动仪一样,后世人不断在想办法复原木牛流马。
比如四/川、湖/南等省,都有人尝试过,根据史料的记载,复原传说中的木牛流马。然而,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像样的复制品。
有人可能会问,这么方便的发明,对生产、生活有巨大作用,怎么会失传呢?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