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月影灯带来的震撼(4/5)
稍微上了点年纪的人对煤油灯应该都不陌生。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农村家庭大都使用煤油灯照明。煤油灯多为玻璃质材,外形如细腰大肚的葫芦,上面是个形如张嘴蛤蟆的灯头,灯头一侧有个可把灯芯调进调出的旋钮,以控制灯的亮度。
自清末,煤油灯被引入中国。美观的灯具,先进的燃料,以及科学的燃烧方式和数倍于老油灯的亮度,使它一下子吸引住了中国人的眼球。
特别是有些外国的石油公司,把煤油灯作为销售自己石油产品的敲门砖,推向中国的老百姓。他们给中国人免费的煤油灯具,甚至免费供应一部分燃油,让人们试用。
“那煤油灯之前呢?煤油灯发明的时间也不长。”方醒看了直播间的那些发言,就质问道。
“我国灯具传承了两千多年,最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就开始有成熟的灯具、那时候,西方还点火把呢!”
当然,汉代以前,灯具都还属于奢侈品,普通老百姓用不上。
因为那时候尚未有植物油,油灯用的是动物油,材料来源有限,若再加入香料,那就更加昂贵了。原来用薪束照明,一屋子烟火气,如今有了油灯这种设备,代表着革命性的进步。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青瓷技术的成熟,青瓷灯开始取代了此前的青铜灯。而由于青瓷灯造价低廉易于普及,具有一定造型和装饰的油灯开始为民间广为使用。
唐代经济的高度发达,实用兼装饰或纯装饰性质的灯开始大量出现在宫廷和灯节之中,像灯轮、灯树、灯楼、灯婢、灯笼、走马灯、松脂灯、风灯等。
宋代更发明了一种“省油灯”。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