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唐代古琴“云天仙音”(4/5)
到了盛唐时期,古琴已发展成为高度科学性、艺术性及实用性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品。
它是多项艺术的综合载体,涉及木材、髹饰、断纹、音质、品格、造型美学等方方面面。因此,鉴定古琴要比鉴定其他艺术品难得多。
“这应该是一把唐代的古琴,它的造型和风格与博大华贵的大唐国风同出一辙,都体现出盛唐时代那种气势宏伟、富丽堂皇的风格特征。”
方醒给大家分析,唐琴的工艺制作在继承并吸收历代文化艺术的基础上,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形体和漆色都散发着华丽润妍、自由清新的格调,呈现出圆润丰满、富丽端庄的风格。
宋代的古琴一般都是漆琴,上漆的。宋琴漆胎较为细腻,金光内含,其色质温润,表现出一种内在、含蓄的美。宋琴的弧度渐渐扁化,造型多以仲尼式为主。
到了明代,琴的样式就多起来。
受到统治阶层的重视,上自皇室士夫,下至文人平民,皆出现很多著名琴家。明代,宗室与民间的斫琴之风盛行。
明宗室的宁王、益王、潞王都亲自参与设计琴型,新增了许多式样,这也是明朝琴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之一。明代的新增琴型主要有飞瀑连珠式、刘伯温式、列子式。
“现在收藏界,一般把古琴收藏分为三个档次。
唐、宋、元代的传世名琴和明代皇室用琴为最上等。这类古琴存世量极少,能遇到一张,简直三生有幸。
身价稍逊的是明朝文人制作的古琴,此为第二档次。它们因为比前一类古琴存量略多,价格也就略微低些,但价格也都不是一般人可以亲近的。
第三档次的古琴为清代和民国时期的作品。此时期的古琴质量品相已远不如前朝前代,它们的市场价值也就难望前两类的项背。”方醒跟大家说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