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救灾(求收藏推荐)(2/5)
“废话,每一个进来的流民,我们都要亲手给他们丈量足长,编制草鞋,自然知道!”
旁边的李白见他身为太原父母官,主管流民安置,连每天进来多少流民,心里都没数,自然对他没有好感,直接开怼道:“你们只管从流民嘴里扣食,脚上的死茧不能吃,岂会留意?”
李秀宁忽而明白,难怪这些天来杨默带着马三宝和李白整日不见踪影。
前几日里在府中俩人遇到,他似乎没有看到自己,招呼也不打,便急匆匆而去。
心里还以为又去师云容那,为此闷闷不乐了一天,此时方才知道他在干什么。
一双美目放在杨默身上,原本还在犹豫,此时却暗暗的坚定了决心。
杨默抬起手来,制止了李白蓄势待发的讥讽。
“刚刚赵知州问我知不知道昨日进来多少人,想必是说杨默一介草民不懂政务。”
“城内第一批流民便是杨默最先接触,见到之后,心中不忍,赖得李娘子深义,开仓放粮,四周流民闻讯之后,太原最高时每天接纳流民约有五千三百二十八人。”
“如今城内有三万多流民,好在这些流民中并没有人感染疟疾,但从昨日起,这一千多流民中大半染病,如今已进城内,只是简单的隔离,有多少人接触,有多少人被传染,谁也不知道。”
“如果今日来一批流民患病,不救。明日来一批不理,只怕最后,流民全都病死,城内百姓却也都跟着染病。”
见杨默颇有些咄咄逼人的架势,赵洪脸色有些不喜,但当着李秀宁的面不好发作:“正是如此,我等方才在此与李娘子商议,这一千余多流民,若是按照杨公子所说,分出轻症重症,分别隔离救治,敢问公子,这些事谁来做?若是病种因为救治的这些人流传到城内,又该如何呢?”
“如果府衙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这一千多流民身上,那城内的流民怎么办,城外的流民又该如何?”
赵知州越说脸上的正气越多:“这些流民虽然不是本州治下,但来到太原,如同本州百姓一般,赵某身为太原父母官,若是能救,岂有不救之理?”
“本州痴活四十有二,虽无寸功,却也经历过几次灾荒。救灾,救灾,自古以来便是能救则救,哪里有全都能救的道理?”
“不分轻重,不分缓急,粮食有限,则灾民无穷,城内因为安置这三万多灾民,粮食、人力全都到了支撑不下去的地步。”
“若都像杨公子这般,这个也救,那个也救,到最后只怕全城百姓都救不得。”
说到最后,赵知州的脸色愈发的平静,但每一句话都得到周围人的点头赞同。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