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魏和尚的忧伤(2/5)
很想评价一句,但一时间又找不是适合的形容词。
“政委,这不是去打二鬼子么?多准备点武器总是好的吧。”
和尚嘿嘿一笑,手里扬了扬肩上的红缨枪:“这红缨枪和鬼子拼刺刀绝对是一枪一个透心凉。”
“你两杆德造二十响,两条满装九龙带,加上我们加强二营还有炮兵连四百人,还要和鬼子拼刺刀,除非寿县的鬼子全部藏在刘家庄。”
赵刚翻了个白眼。
他一再强调尽量避免白刃战,白刃战伤亡太大,以前是没办法,缺子弹火力输出稀缺,只能和鬼子拼刺刀,但如今子弹管够,这群人怎么就心心念念和鬼子拼刺刀呢?
一枪把鬼子射爆脑袋不是干净利索还省事么?
“你不带枪盒的么?”
赵刚看了看魏和尚没带枪盒,下意识的问道。
驳壳枪不带枪盒,总感觉少点什么····
“俺不需要那玩意,驳壳枪单手就能压住。”
和尚换了个肩膀扛红缨枪,一只手抽出一把枪转了转,耍了一个枪花:“赵政委,这枪很轻的。”
这和尚力气越来越大了···
还比刚遇到的时候壮实了不少····
看着和尚如同耍花式的绕枪,以及那浑身精壮的肌肉,赵刚嘴角抽了抽,没有说话。
驳壳枪重一公斤多,加上满20发子弹的弹匣之后差不多三斤多了,正常人单手拿着都有些嗑手,有几个人能像这和尚一样单手耍枪花?
两人向杨村前走去,期间和尚主动挑起话题:
“政委你见识多,我听说阎老西那边有一种大口径手枪,好像叫什么十一口径手枪,威力比这驳壳枪还要大的多,是不是有这回事啊?”
将手里的驳壳枪插回腰间,和尚好奇的询问。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在独立团吃好喝好,和尚发现驳壳枪有些不带劲了。
尤其是最近使劲锻炼,和尚这种感觉更加明显。
7.62口径的毛瑟手枪弹威力有些小,远比不上步枪弹,有时候打在鬼子身上只能穿一个孔,除非致命位置,否则还得补几枪。
但他又不想改用机枪或者步枪,于是他就想搞一杆威力更大的手枪。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