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水泥有了,先修路吧(3/5)
李元喆疑惑道。
“回陛下,河南府的矿石是运过来了,但是并非全都供给工业区,将作监、兵器监、长孙家的炼铁坊都会分走一部分,分到工业区的自然就少了。”
阎立德解释道:“而且就算是全都供给钢铁厂也不够啊,河南府的铁矿产量就那么些,还只能趁着运河丰水期的时候运过来,是在是供不上啊!”
李元喆这才发现自己对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和交通状况的认识过于乐观了。
在外边来回征战几个月,他都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经阎立德一说,他才想起来大唐的道路基建近乎没有,那些官道是真正的“水泥路”,晴天遍地土,雨天一地泥,通行人马还能将就,但是要走货车那就是只能呵呵了。
运河也有问题,杨广把几条古代河道连在了一起,顺利的把江南和北方联系了起来,让南北之间的大宗货物运输成为现实,但也仅仅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真要说运力还真不见的有多大的提升,主要是有些人工挖掘的河道太窄,限制了货船的吨位,直到李世民和李治对大运河进行了修缮之后才在武周时期真正成为了黄金水道。
再有就是大唐的采矿业相当原始,挖掘铁矿石之类的硬矿只能靠烧或者是敲,产量没办法快速增长。
“开来自己还要挖地球呀!”
“火药开矿也应该提上日程了!”
找到问题所在,李元喆不再纠结钢铁产量的问题,在阎立德的带领下又视察了锻打厂和水泥厂。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