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 朕当然记得(2/5)
这种事情,后世的人,基本上都能说道说道,因为是有例子的。
因此,刘伟超想也不想,直接就回答道:“朝廷制定五年计划,十年计划之类的,定好五年、十年内要做的事情,然后所有人一起努力,调动所有资源去做这个事情。然后呢,又一个五年计划,十年计划之类的。”
说到这里,他给崇祯皇帝打比方道:“比如你眼下要解决的事情,就是首先要解决流贼和建虏,还有粮食问题之类。因此,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集结专业人才来制定计划。没错,这个计划不能拍脑子想出来,要不然,不切实际的计划,终归是不可能实现的!”
“什么是专业人才?”崇祯皇帝一听,虚心地求教道,两眼炯炯有神,似乎发现了新大陆一般。
刘伟超听了,继续给他解释道:“专业人才就是指某些方面的专家,大师!比如你要推广番薯,你不能拍个脑袋说,明年就要全国都种上番薯。而是要问熟悉番薯的人,可以是王象晋,也可以是普通的老农,或者他们的话都要听一听。知道番薯在不同的地方种植,有什么困难,能不能解决等等,最后根据这些消息汇总,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计划。”
“哦!”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其他方面的计划也是如此!”刘伟超还在给他介绍道,“比如说炼钢,你不能直接说新式护甲到年底就要装备全部的京营和勇卫营,而是要去了解采矿,运输,冶炼等等方面的细节,汇总之后定下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
崇祯皇帝听了,又是点点头。听了两个例子,对于刘伟超说话的这些,他基本上是摸到了思路。
不过崇祯皇帝没有说话,继续在听着。
“各行各业的信息汇总起来,你根据难易程度,重要与否,做出决策,从而制定一个国家层面的五年计划,十年计划之类的。然后一起努力,就能有事半功倍之效了。一年又一年,大明就能越来越好了!”
刘伟超说到这里,着重强调道:“这种做法,要远比你现在头疼治头,脚疼治脚好多了。”
“没错!”崇祯皇帝一听,深有感触地说道,“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啊!朕现在每日批阅奏章到深夜,都是穷于应付而已!”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