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合理的解释(2/5)
他这个话,没有人觉得有问题,包括阿巴泰在内。
他之所以做出了这些部署,也不是说怕被围歼。
能被皇太极任命为这一次统领大军入关的主帅,阿巴泰的打仗能力,自然是被皇太极所认可的。
作为打了多年仗的老将,本能地,他不会把军队陷于可能的危险之中。
虽然从情理上来说,就算所有明国军队都围上来,哪怕军队数量比大清军队要多,真打起来,也肯定是大清军队会胜。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他就会托大了。
有不利于他这支军队的苗头,阿巴泰都想掐灭。
更不用说,他其实还有另外的想法。
为什么大军一入关,就要先攻陷蓟州?
就是因为他这一次要领着大军深入关内,去富裕的南方劫掠。在他们的预期中,这一次肯定要劫掠比以前更多的物资人口。
这么一来,返回关外的路太远,又要看管更多的物资人口,如果等到那时候,再要打硬仗的话,对于大清军队是不利的。
因此,守在关口这边的明军重镇,就必须要先拔掉。
和这个一样的道理,如今已经掌握的情况,就是大军所在的东西两面,都有上万的白杆军赶来增援。既然如此,与其留着白杆军等返回的时候被他们找麻烦,还不如现在就干掉白杆军!
大军的东边,是三千左右的关宁骑军,吴三桂统领;那上万的白杆军,则是秦良玉这个主将,实力相对来说,肯定要比西边的白杆军强。
因此,阿巴泰的打算就很简单,既然如此,就先择战力最弱的西边白杆军下手,灭了这部分白杆军之后,如果东边的不退,再灭之。
至于南边,现在情况不明,就算往严重里估算,可能也最多是一两万的勇卫营而已。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