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422 发愁(1/5)

目录

对于大清皇帝之位继承有最大问题的豪格不在,那么事情就简单了很多。

多尔衮一妥协认可之后,六岁的福临很快便登基称帝,而多尔衮则为唯一的摄政王,开始处理政务。

当务之急,是应对明军的攻势。

不过盛京这边,还没有商议出结果的时候,新的消息就传回来了,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领着锦州剩下的军队,安全返回了海州。

对于济尔哈朗当机立断,放弃锦州的行为,多尔衮认为,这不是丢城失地,而是明智之举,保全了大清的有生力量,因此反而下旨表彰了济尔哈朗,给予了相当丰厚的赏赐。

而回到海州的济尔哈朗,也明确表示,遵从先皇的遗旨,没有任何意见。

至此,大清的和硕亲王中,一共还有多尔衮、多铎、代善、济尔哈朗以及豪格五个人。多铎不用说了,四个和硕亲王都是认可了当下的大清权力机构,也就豪格一个人还不知道。

多尔衮似乎也把豪格给忘记了,借口应对明国攻势的理由,开始调整各旗实力。当然,以多尔衮的能耐,并不是明着调整,而是以各种借口来的。

比如,属于皇族的两黄旗,如今皇帝年幼,摄政王当政,就要归于摄政王先统领;只是这一项,就使得多尔衮的实力一下就跃居八旗之首。

另外,多尔衮也说动布木布泰,派人联系科尔沁族,调拨部分兵力入大清,增强大清的骑兵实力。其他蒙古部族那边,则是恩威并施,也同样要求进贡战马和调兵服役,以重建蒙古八旗的骑兵实力。

另外,多尔衮还重用了洪承畴为首的一帮子汉人,组建类似明朝内阁的摄政王幕僚处,帮多尔衮处理政务,出主意等等。

沈阳城内某处宅子,里面的一个老人,听着盛京城内的风云变幻,心中也是非常地感慨。

这个老人,已经有六十四岁之多。原为大明锦州总兵,于松锦之战时投降建虏,被封汉军正黄旗总兵,不过一直称病在家。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长生从全真开始 近战氪金法师 豪门妖闻录 我能看见物价表 在下壶中仙 女装走上人生巅峰 人在漫威,做幕后黑手 重生后我成了拼爹界杠把子 穿进年代文里搞事业 高考不成即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