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 封舟(3/5)
大明朝的船只,最大的就是封舟。
崇祯六年的时候,朝廷要册封琉球国国王,特意建造了一艘封舟,长47米,宽12米,仓深16.5米,吃水4米,海面高度12.5米;和同时期西方最大的战舰“海上君王”号相当。
这么大的船,要改造为蒸汽铁甲战船,技术要求更大,也是宋应星扑在天津造船厂的原因。
事实上,这么大的封舟,之所以要建造出来,主要是为了彰显国威,琉球王国那边的那霸港,竟然无法靠岸,需要用小船来拖才行。
还有一个,这么大的船,在海上容易折帆。
而如今,要改造这个封舟,全身包铁皮不说,还要加装蒸汽机,以及对应的明轮。
这个蒸汽机装在封舟的什么部位合适,明轮要多大,一对够不够,如果要几对明轮的话,又改怎么改造?
这些问题,只是空谈是谈不出来的,需要去做实验。
还有,封舟上要加装重型火炮,装多少比较好?威力大,又不影响封舟的正常航行等等。
这些问题,同样是坐在哪想,是想不出来的,需要去做实验。
因此,哪怕宋应星是从小型的战船开始改造成蒸汽明轮战船,已经有很多改造的经验,但是对于封舟的改造,依旧还是很麻烦的。
一开始的时候,宋应星其实是不想改造封舟的。他觉得这种庞大的船只,原本就只是彰显国威,给藩国国王册封的时候用下而已,普通的水师中根本不可能装备。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