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 大明重心之变(3/5)
朝鲜原本是大明的藩属国,但是到后来,朝鲜却背叛了大明成了建虏的藩属国,并且出兵协助建虏对抗大明。第一次皮岛陷落,就有朝鲜水师的功劳。
但是,朝鲜也有人心向大明,一直有给大明通风报信不说,甚至崇祯皇帝还通过刘伟超知道,朝鲜一直沿用他的崇祯年号到被倭国占领。
真要说起来,朝鲜改变成为建虏的藩属国,还是大明不够强大,朝鲜被迫无奈的原因。
就总体来说,朝鲜对于大明一直是比较听话的一个藩属国。
因此,朝中有官员认为,大明灭了朝鲜的倭军之后,还是要让朝鲜复国的。
但是,不幸的是,朝鲜国王和他的臣子,被他们的子民,在宁古塔那边剁成了肉酱,也没留下什么血脉。
因此,最近朝中一个讨论的议题,就是朝鲜不复国的话,成为大明版图的一部分,那这些朝鲜人怎么处置?
有一种观点是,既然把朝鲜纳入版图,那朝鲜人自然也就是大明人,同等处置便是。
但是,另外一部分官员却反对这种论调,说不管怎么样,朝鲜人都有为建虏卖命,不但了粮草物资用来打大明,也还派出过军队帮着建虏一起打大明,如果没有朝鲜人在宁古塔那边给建虏辛苦开荒种田的话,建虏压根支撑不了这么久。
因此,他们认为,朝鲜人绝不能等同于大明百姓,反正大明却免费劳力,就把朝鲜人也都罚为苦力,让他们挖矿修路等等,最多是给他们一个短一点的期限,比如十年,五年之类的。
这两种观点,都有拥护者,崇祯皇帝这边,也没有马上做出决断,就让在外面的封疆大吏也都发表下看法。
崇祯皇帝的想法很简单,大明以后开疆拓土,类似这样需要处置的俘虏什么的,肯定会有很多。那由朝中官员,还有各地的封疆大吏都议一议,看看他们都是什么想法,他再来决断便是。
至于刘伟超那边,崇祯皇帝其实也有问过,但是刘伟超说了,在科技方面,还有大政方针方面,又或者一些难题上,他都可以出谋划策,但是所有的这些,最好都要贴合大明的实际情况,需要崇祯皇帝这边自己也要考虑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