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3 有人欢喜有人愁(2/5)
在崇祯皇帝对治国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之时,时间也很快就到了崇祯二十一年的年底。
内阁牵头的诗词会,得到了儒学门生,特别是京师的进士们最大的热情,一个个全都写了好多,参与这个诗词会,并且还自发地宣传。
完全可以说,这一次的诗词会,朝廷并没有出多少力,却是办得轰轰烈烈的,最是成功了。
这些诗词作品,有歌颂天下太平的,也有表达皇帝圣明的,还有对未来美好生活向往的,等等,可谓百花齐放。书法、画作等等,也都跟着涌现出了一大批。
崇祯皇帝就在过年前几天,给刘伟超发了过去,同时视频通讯,对刘伟超说道:“你先看看,如果觉得还不够,或者说,还需要什么方面的诗词之类的,尽管说便是。”
说到这里,顿了顿之后,他不等刘伟超说话,就马上接着说道:“你是不知道,朕让内阁牵头办的这次诗词会,非常地热闹,比朕想象中还要火热,再让他们想出一些好的作品,肯定不难!”
听到这话,听着崇祯皇帝说话的语气中带着了一点惊讶,刘伟超想到了一种情况,便正色对崇祯皇帝说道:“正好,我也提醒你一个事!”
“什么事?”崇祯皇帝一听,也很是认真,立刻便追问道。
刘伟超看着崇祯皇帝说话道:“我知道你大力推广格物学,这很好。但是,我觉得,儒学确实也不能忽视,相当于是精神文明的建设,不能忽视的。礼义廉耻这些,最基本的东西,要是没了,那就恶心人了!”
崇祯皇帝一听,便知道刘伟超这话是有感而发,当即点点头说道:“你说得有理,朕知道的!”
事实上,崇祯年间,也就是明末时候,其实社会风气也已经转向奢华,攀比等等,华夏优良传统,基本上就被抛掉了。追求什么个,读书人,身穿女子衣裳招摇过市,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种情况比比皆是!
忠君报国不是主流,穷着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如此种种,都被这个时代的人所抛弃,才有了满清入侵给,读书人立刻跪迎的场景。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