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858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4/5)

目录

他隆王还多次下令,严禁阿赫木旦成员混杂到阿台和奴隶中去。他在1636年8月5日的命令中,特别提出“要警告每一个人,不准窝藏从阿赫木旦组织中逃离出来的成员”,下令“检查债务奴隶,不让阿赫木旦混杂其间”。为了加强人身束缚和控制,当时已在阿赫木旦中实行了文身制度。

换句话说,阿赫木旦组织中的兵其实是他隆王的奴隶,并且不是自愿的,要被文身区分身份,也多有逃跑的。

这种兵役制如果遇到不强大的对手,那就还行;可是,一旦遇到强敌的话,作为奴隶的军丁又怎么可能为他们的国王出死力?

大明这边都不用付出大的代价,稍微承诺改善一点他们的待遇,并且在大明强大的军力面前,顿时纷纷倒戈。

大明军队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就兵临东吁王朝的都城,阿瓦城下了。

这实际上也印证了杨畏知的预计,攻打东吁王朝的最大困难,从来不是敌人的军力,不管是炮兵、水兵、象兵、步兵、弓箭手、圆盾兵、长盾兵、宫廷卫队和掸族兵什么的,在明军强大的火力面前,都是渣渣,明军最大的困难,其实是后勤而已。并且推进速度越快,后勤压力就越大。

原因无他,洞吾这边的道路交通太差了!

不过大明这边也是准备了一个神器来运送粮草物资,那就是独轮车,只要人能走得地方,独轮车就能走。水陆两路混杂着运输,是早已计划好的事情,对于攻打阿瓦城来说,后勤上的困难并没有那么明显。

当然,让明军的后勤没有太大压力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贯穿洞吾南北的一条河,即伊洛瓦底江。

这条伊洛瓦底江,流经洞吾南北,是亚洲中南半岛大河之一,也是洞吾境内第一大河。因此,还是洞吾内河运输的大动脉,自密支那以下1,730公里间皆可通航,直通仰光,到达孟加拉湾出海口。

事实上,汉代时云南就可走水路沿伊洛瓦底江顺流而下,出孟加拉湾航行到印度。这一点,在《魏略·西戎传》中就有记载。

东吁王朝人口聚集比较多的地方,其实就是在伊洛瓦底江两岸。大明计划攻占洞吾以做大明在印度洋上的出海口,一个最主要的有利因素,也是因为这条江的存在。

明军都不需要在密支那进攻,而是从下游的八莫就能上船直达阿瓦城。不过因为东吁王朝的备战,两岸峡谷处有洞吾军队防守,但是这里的军队早已事先被策反,没被策反的也挡不住陆军的进攻。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长生从全真开始 近战氪金法师 豪门妖闻录 我能看见物价表 在下壶中仙 女装走上人生巅峰 人在漫威,做幕后黑手 重生后我成了拼爹界杠把子 穿进年代文里搞事业 高考不成即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