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881 甲型(4/5)

目录

不过原本的佛朗机炮有漏气的问题,不但容易伤到炮兵,也打不远。

不过这个缺点,在崇祯十五年时候,有了刘伟超这个外挂的时候,就已经有过改进了。

即把炮子加上凸缘,放入炮膛后前推便可嵌合炮筒,后端再用契型栓子固定,这就完全解决了佛朗机炮的闭气问题。对于明军前期作战来说,佛朗机炮一下便成了主力炮种,射速很快,因为换个炮子就可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时候的佛朗机炮已经是一种具备炮栓的栓式闭锁后装炮,其闭锁架构和19世纪中末期的克虏伯大炮几乎没多大区别了。

但是,佛朗机炮其实还是有可以改进的地方,不是说加上膛线,这个之前就已经开始改进了,而是真正限制佛朗机炮的关键点:它装换的炮子不是弹壳,而是炮膛。这中间的区别就大了。

后世的弹壳后装炮,不管是分装还是整装,都是把整个弹壳插进炮管中,而弹壳可以起到封闭火药气体的气密作用,仅此而已。真正承受炮膛火药爆压的不是弹壳,而是包覆弹壳的炮管。

然而,佛朗机炮的炮子却不是弹壳,而是相当于抽换式的炮膛加上弹壳的双重功用。

这么一来,就有一个问题。既然作为炮膛,就必须起到炮膛的用处。佛朗机的炮子因此而必须要靠自己承受全部,或者至少是大部分的火药爆压,所以它必须做的非常厚。要不然,就会炸膛。

而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佛朗机炮口径作不大。如果口径加大,那么兼任炮膛的炮子重量将迅速增加,达到几十上百公斤重,包括内装的火药与炮弹重量。

那么问题就来了,非常重的炮子,装填就是个问题了。几个人抬?战场上根本就不现实,也失去了后装迅速装填发射的可能。

事实上,就后世的炮弹,都是有重量限制的。一般来说连壳含药带弹头20公斤就是上限,超过的话就会改成无壳的药包式分装,否则便会不利于装填。

要解决佛朗机炮这个架构上的问题,其实也不难,就是不要从后上方装填,把炮子尽量作薄,改成从炮尾正后方塞进去,然后再插上楔子固定。

换句话说,既然让炮子承受爆压会变得太重,那就不要让它承受爆压,让炮管去承受就好了。

只是这么做的话,所有的佛朗机炮都要完全改了。而大明朝前期一直是战争,战争加战争。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长生从全真开始 近战氪金法师 豪门妖闻录 我能看见物价表 在下壶中仙 女装走上人生巅峰 人在漫威,做幕后黑手 重生后我成了拼爹界杠把子 穿进年代文里搞事业 高考不成即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