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真正的贞烈忠孝之才不会背弃君父(2/5)
所以,朱由校知道大明有的是想考中功名的士子。
要不然也不会有人八十多岁还坚持参加科举考试的。
在朱由校看来,科举制度就是朝廷控制天下读书人的法宝,而不是天下读书人拿来要挟皇帝的工具。
因为大明又不是世家门阀时代。
可以给士人掌握权势的官职与士人数量是供不应求的局面,是僧多粥少的格局。
何况这个时代,有社会地位的职位就只有做官。
所以,朱由校完全不担心几百个士子罢考。
而韩爌、孙如游、钱谦益三人听朱由校这么说自然是很诧异也很愤怒,他们没想到这个竟然没有把天子吓住。
甚至天子还因此直接要革除罢考者功名,永不叙用,甚至不让其三代之人参加科举。
韩爌不由得心道:“陛下这完全是有恃无恐啊!仗着天下想做官的人多,不把士子当回事。”
“陛下,这些罢考的士子多为饱读诗书、才能卓越者呀,朝廷选才自当以选到真才实学的为第一,故而,此次近千士子罢考之事,不可轻视啊,他们罢考也不是不想报效朝廷,而只是对朝廷如今苛待士林而有不满之心啊。”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