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三章 大明第二次开海与关税征收(2/5)
随着江南暴乱的结束,而江南士绅们想阻止徐氏棉纱厂做大和官营纺织业出现的阴谋失败后,徐氏棉纱厂不但得以保住,还在接下来顺利地改名为大明棉纱局。
另外,朱由校还下旨设立了松江织造局,织造局的地是抄没一些士绅后入官的田地。
如此一来,大明官营纺织业正式开始在江南松江府拉开序幕。
江南人口繁盛,应天、苏州、杭州、松江、湖州、无锡等府内市镇有大量随时待业的织工纱工。
所以,大明棉纱局与织造局也在扩大规模后招募到了大量织工纱工,并顺利地扩大了生存规模。
而接下来,棉纱局和织造局开始主动降低棉布价与丝绸价,以实现大明的纺织业占领更多国外市场以及扩大国内需求的目的。
毕竟大明的棉纱局现在的纺纱机已经是一个机子有二十个纱锭可以同时工作,而织布机也因为飞梭技术的实现而使得织布效率与质量大幅度提高。
所以,棉纱局与织造局早就有了降低棉布价与丝绸价的基础。
不过,棉纱局和织造局降低棉布价与丝绸价无疑会导致许多以生产土布为生的家庭破产。
而朱由校对此早已有应对之策,一方面他让棉纱局和织造局提高纱工与织工待遇,以吸纳这些破产后的人进入织厂工作,另一方面,他也让官府鼓励与帮助这些家庭中的破产者进入棉纱局与织造局工作或者从事其他工作。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