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二章 增补政事堂大臣 内政改革廷议(4/5)
而朱由校还让韩爌入政事堂,自然是因为韩爌还算识趣,他作为皇帝自然也很愿意看见有官员识趣地站在自己这一边,他不怕官员识趣,就怕有的官员不识趣。
韩爌如愿以偿地进入了政事堂。
他仍旧没有真正的满足,因为他不得不承认,他好像还没有获得乘轿子入内廷的资格。
所以,韩爌基于之前的经验决定接下来继续老老实实地跟着皇帝的意图行事,少说话,多点头做事,沉默是金。
……
“计量院调查发现,棉纱局和织造局现在的利润依旧持续攀高,而供货需求也依旧不断增加,盖因去倭国等地采买棉布的外夷商船依旧大量转头来到松江采购,但这也就导致我们官营棉纱局与织布局的工人依旧不足,另外,天津一带的制造业需要的工人也严重不足,还有棉纱与生丝等原料的缺口也很大,所以,接下来要增加朝廷国库收入,得从这两方面着手,不知诸公有何高见?”
方从哲受朱由校指示,召开了一次由内阁与大九卿参加的内政廷议,主要是为接下来的内政改革做准备。
因此,方从哲也就在这次廷议主动说了起来。
而方从哲所提到的计量院则是朱由校最近新设的一个负责统计各类数据的机构。
毕竟一个国家的内部统治是需要很多数据作为参考的。
“工人不足,就要更多百姓进入工厂才行,以下官看,首当其冲的是严格限制权贵士绅与富商过度蓄奴现象,必须严查!禁止他们过度蓄奴,让更多投身为奴的百姓恢复民籍身份,从而进入工厂养活自己!另外,就是当废黜贱籍,令一些渔民可以进入工厂谋生。”
已成为户部尚书的毕自严这时候先说了一句,他之前一直在天津负责搞制造业,将流民转为工人,所以,也最清楚失去土地的百姓除了成为流民,还有哪些归属,根据他访查得知,无非就是投身为奴。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