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皇纲国法不能乱,儒林之大不幸(3/5)
徐光启则这时候壮胆言道:“陛下!为其求情的大臣太多,而刘若愚所撰《酌中志》中涉及的官员更多,连臣与元辅等皆牵涉在内,今日敢来为其求情的多是翰林清流,还算是老实的,只怕许多不老实的已经逃了出去,或者暗中准备潜逃,如今一味严审严惩,论其死罪,既会令朝堂为之一空不说,只怕也会逼得一些人也学刘若愚铤而走险、直接作出大逆不道之事来!”
“你觉得朕会怕他们反吗?!”
朱由校问了一句。
“陛下自然不怕,然到底他们反了后会生灵涂炭啊!”
徐光启回道。
朱由校则道:“此事没有商量!”
“即便他们真敢谋反,挑起内乱,致使无辜之人受影响,但皇纲国法依旧不能乱,该是什么罪就得受什么惩罚,否则,大一统的江山存续的意义何在,朕存在的意义何在,如果他们这些破坏皇纲国法者不按律处置,因其人众而宽恕,那只会导致将来出现更多的无辜人命!”
朱由校接着补充了几句,然后又道:“真金不怕火炼,他刘若愚的《酌中志》所涉及的大臣是不少,但不排除有的是他在强行栽赃,若是心里没鬼的,自然不怕他刘若愚写,若是心里有鬼的,别说刘若愚写,就是刘若愚不写,他只怕现在睡觉也睡的不安宁,只想赶紧求朕宽恕,好免于被治罪。”
“朕且问你,你徐爱卿既也被提到,你怕朕下诏狱让东厂审问吗?”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