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 君臣议分迁大族的事(3/5)
“分迁大族乃利于国家和民族千秋的大计,是无论如何都得推行下去!”
“现在的关键,还是防止这件事没能得到彻底执行,而达到我们想看见的效果,你们且说说,如果这件事不能达成朝廷实际想要的效果,会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朱由校说着就问起了自己的辅臣们。
元辅刘鸿训则因此先回道:“回禀陛下,只要地方督抚肯定实心办事,分迁大族的政令在执行时,不可能会再遇到什么样的阻拦!但不保证会有大族不理解朝廷的本意,而心存不满,但也应该掀不起什么大浪!朝廷如今在江南的官差本身就比以前多了许多,控制力增强不少,何况,眼下还要增设巡防所,增派退伍转地方的白杆兵过去!这些白杆兵对当地人生地不熟,短期内,也自然会切实执行朝廷之政令。”
刘鸿训这样说后,温体仁则跟着分析道:“乡绅如果想对抗朝廷政令,从来就只能通过勾结官府来进行,所以,陛下,以臣看,如果这次分迁大族的新政真要有什么纰漏的话,那么,纰漏就只能源于我朝廷官僚自身的问题!”
“而官僚们要想在不违背朝廷政令的情况下,不达到朝廷想要达到的目的,要么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上下官吏勾结在一起,改动名册,将地方上的大户改成小户,小户改大户,这样迁移的虽然是大户,但实际上却是小户,小户势单力薄,即便有怨言也难以伸张让朝廷知道,甚至只要一伸张就很容易的被镇压下去!”
“要么借机大发横财,也是用上下勾结的法子,需要被分迁的大户要想被分迁到好点的地方,必须私下里交银子,或者需要被分迁的大户如果想不被分迁走,而迁走的是同族别的一房或者被改成小户的话,自然也得私下里交银币!”
温体仁说到这里就继续道:“虽然陛下素来对贪墨者严惩不贷,但这里面其利甚为丰厚,何况,参与进这件新政的官员,从中央朝廷到地方省府州县的官吏也有很多,难保不会有人心存侥幸,而想趁机捞钱!这世上就没有不偷腥的猫,故臣认为,人性之恶不能不防,当密布眼线,再声严明国法,而使天下臣工畏惧,如有发现,自然也当严惩不贷!以不使,本来是为抑兼并、利民生的善政,真的变成扰民、使民怨沸腾的苛政!”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