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跟侯三算总账(2/5)
宋公亮默不作声,微垂着头,脸上的神情却表白无疑,他真的就是这么想的。
“公亮啊,宋公亮啊!两百二十六人跟十九人,县衙大牢和擒捕现场,这些都是有根本区别的。”
“大人,我知道,可我就是不甘心啊。那么多人的冤屈,原本要石沉大海,再无见天日的机会。机缘巧合被我们给破了,可恨的却是无法将罪犯绳之於法,真的不甘心啊,大人。”
听着这一句接着一句的“不甘心”,岑国璋悠然长叹了一声,抬头仰望着屋顶,过了许久才有点黯然地说道:“公亮啊,你知道执法者最大的痛苦在于什么?在于他明明知道律法的惩戒远远弥补不了受害者所受的伤害,却无计可施。因为他遵守的准绳律法就是如此,如果他抛弃律法,自行其是,那么跟那些违法乱纪的罪犯有什么区别?如果坚持律法,那么得到的结果却让人如此地揪心。”
宋公亮红着眼睛,抬起头来,露出一张狰狞的脸,“大人,真的无计可施了吗?我听到风声,过几天,省府臬台的人就会来,把这些贼人提押到臬台大牢里去。说是由提刑按察使大人亲自过审,可是大人...”
岑国璋的脸上露出讥讽,记忆中,豫章省臬台衙门是出了名的不管事和拖拉。以前各州县,再大的案子,破了后移交到他们手里,能拖个一年半载,好从中转圜,从被告和原告身上吃些好处。
涉及到顺风堂和湖匪一阵风的案子,突然积极起来,反应神速,太事出反常了。
“公亮,这案子涉及盗匪和作乱造反,臬台衙门一家,是压不下去的。都指挥使和佥都御史要去会审,还有藩台衙门,也会派人去旁听。这么多衙门,乐王府是摆不平的。”
“大人,你的意思是?”宋公亮精神一振,仿佛看到了希望。
“公亮,你也读过史书。在历朝历代的政斗中,最惨的除了完全的失败者之外,还有谁?”
“大人,请明示?”
“弃子啊。已经毫无用处的弃子。”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