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一拍即合(3/5)
听明白后,黄彦章的心,那个滚烫的呀。
现在地方州县和府,基本上跟工商赋税无缘。流通和交易税赋,都归户部的关税所或藩司的理税所征收。地方官府能过手就是每年的秋粮和丁口税等。
那些粮税是有油水,可是风险大,御史最喜欢盯这一块,抓到纰漏基本上就是流配三千里起步,很有机会在菜市口吃一刀。
主要是经手的人太多了,从地保里正,到乡老衙役,从书办到掌案,数十人要在里面分油水,哪个觉得分少了,一份举报信投到巡察御史或佥都御史衙门,就是惊天大雷。
这财政收入好,有了这笔钱,地方正堂官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只要师出有名。油水足,风险小,咦,我以前怎么没有发现这条财路呢?增加财政收入,再借着修路修桥、赈济贫弱等名义花出去。中间怎么玩花活,就不用言传了。
唉,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黄彦章感觉自己错失了几十万两银子,很是心塞。
不过他很快就回过神来,笑眯眯地对岑国璋说道:“益之大才啊,一个码头商业区,百姓福祉,地方收入,朝廷赋税,面面俱到,全部兼顾到了。”
宋公亮在旁边默语补充道,还有各级上官,各处势力都兼顾到了。到时候你们拿到白花花的银子,能好意思不夸这位两句吗?勘磨考课能好意思不给人家一个卓异?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