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师徒两人都是狠人(2/5)
岑国璋把改土归流的想法说了一遍,王云捋着胡子静静地听完,最后点头赞许道:“好!你考虑得很周全。当初你二师兄在青唐乌斯藏等地搞改土归流,就是犯了这样的错误。说是归流了,土司还在那里,结果一团糟,还出了好几次乱子。”
“最后他下了狠心,把那些土司全部迁走,再上书朝廷,封几位大喇嘛为法王,定主寺,各自划定教区,这才把局面稳定下来。”
“老师说的没错,我就是得了邓师兄在书信里的这些指点,才定下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变新耕种、废旧赋役、减征赋税、建城池、设学校等几项改土归流的要策。”岑国璋答道。
王云又问道:“那你觉得这些要策里,哪项为首要。”
“变新耕种和设学校是重中之重。”
“嗯,说下你的道理。”
“老师,你是知道的,我一向是坚持‘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在没有帮苗山峒寨百姓们吃饱肚子之前,改土归流都是悬的。只有让山民们吃饱了肚子,才不会去想念那些没有让他们吃饱肚子的土司头人们。”
“而变新耕种,其实是红薯、苞谷、洋芋以及经济作物一起上,让苗山峒寨的百姓们在田地有限的情况下,既能吃饱肚子,又能挣到钱。”
王云一听,眼睛一亮,“还有这样的事?”
“老师,当然有这样的事。提高生产力,不仅靠科技,还要打开眼界才行。赵应星不仅擅长制作营造,对农耕也颇有研究,我专门委托他对红薯、苞谷、洋芋和经济作物的耕种进行总结,以后专门负责在苗山峒寨的推广。”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