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能不能说些我听得懂的?(2/5)
“子午线测量?最南点到最北点的距离?两千万分之一?”许遇仙表示很懵圈,强烈希望能讲些他能听得懂的话。
“测量子午线,前景朝僧人一行和尚就主持测量过。”岑国璋介绍道,“在朝廷的支持下,他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子午线测量活动,测量地点达十二处,以河阴为中心,北起漠北铁勒,南达安南林邑,测量范围之大前所未有。测量内容包括每个测量地点的北极高度,以及冬至、夏至、春分、秋分那天正午八尺之竿的日影长度...”
看到许遇仙越听越懵圈,岑国璋及时收住,“我们根据测绘处测量出的数据,确定一米的长度,打造出三根规杆,分别用纯银、黄铜和精钢制成,以为模本。一米往下细分为,十分之一为分米,百分之一为厘米,千分之一为毫米,万分之一为丝米。往上分,十米,百米和千米,千米也叫公里,差不多等于两里左右。”
“质量,也就是大家平时理解的多重,基本单位是克,即一立方分米的纯净水,在四摄氏度时的...”
“益之,这摄氏度又是怎么个章法?”
“这是冷热温度标准。是泰西一个姓摄的人提出来的,纯净水在海边结冰就是零度,完全煮开就是一百度,中间再等分...”
岑国璋说着说着,发现许遇仙眼里的圈圈越来越多,他解说得都有些发虚。
“益之,不要再说这些了,奉贤会越听越糊涂的,略过,直接讲要点。”王云出声解围了。
“好的,老师。...开通这条河渠后,淮河的水可以直接入海,而且在河渠沿途可以开设多个取水口,用于灌溉江北诸地。”
“那这个工程不小啊。”许遇仙皱着眉头说道,“这需要多少钱粮才办得下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