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师兄弟组团忽悠来了(4/5)
“论和兄,这工部尚书一职,确实是份苦差事。我从南边过来,听说一堆的大料陆续自松江和明州起运,通过海上运过来,再从津沽转运京师。说那是给皇上修建玄都观和天元宫用的,都是不小的工程啊。谁要是做了这工部尚书,头号大事肯定是主持这两个宫宇道观的修建,吃力不讨好,再明公还是不要去凑这个热闹。”
杨瑾听着师弟正话反说,恨不得给他连点三十六个赞。不愧跟在老师和小师弟身边历练这么久,又在江宁那个龙盘虎踞的地方做过正堂官,心思和说话的水平突飞猛进。
胡思理也听明白朱焕华话里的意思。
其它时候的工部尚书真是个偏冷差事,但现在的工部尚书真不是。玄都观、天元宫修建好后,不管谁在工地上辛辛苦苦督造,工部尚书的大功却怎么也跑不掉。
现在朝野已经非常清楚,皇上真的十分好道,而玄都观和天元宫一直是他心念念的夙愿。要是主持修建好了这两样,圆了他老人家的念想,简在帝心,入阁还会远吗?
恩师入阁了,自己飞黄腾达的日子就更近了。
看到胡思理有心动的意思,杨瑾补充了一句,“听说沈首辅和洪次辅推荐覃徽凤为工部营缮司郎中,督造这两项工程。有南缘公子的前途在里面,覃阁老这位财神爷,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支持把玄都观和天元宫修好。”
可不是吗!营造工程,只要不缺银子,其余的都是小事。有南缘公子亲自负责督造,那天底下其它工程都可能缺银子,唯独这两处绝不会缺。
既然如此,做工部尚书就等于是白捡一份大功劳。这么好的事情,必须说服老师弯腰去捡一捡。
只是听说工部尚书是沈首辅特意调剂出来,准备安排给陈如海的,洪次辅也不反对。首辅和次辅达成了默契,自己老师如何去抢这个位置?
听胡思理说完疑惑,杨瑾笑得像只老狐狸。
“陈公在江南勇于任事,却得罪了不少人。江南很多士子儒生,纷纷来信,说他纵容海虞公邪说横行,还丧心病狂地打压东林、紫阳书院等正教宗儒。博瀚公和典林公闻书后气愤不已,正在组织御史们写奏章弹劾陈公。”
胡思理眼睛一亮。
朝中很多人心里有数,如今天下能在舆论上把嘴炮无敌的清流词臣们压制住的,只有王门一脉。因为人家真的是有钱又有才,天下排得上的报纸,都在他们手里。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