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朝廷的实力(4/5)
“所以勇卫军看着去士气高涨,但作战意识不坚决,主观能动性不强。这一点,在座的都是深有体会。手下的兵,作战意识坚决不坚决,主观能动性强不强,差别是非常巨大的。”
众将纷纷点头。
关于这点,在座的都是从血肉战场上历练出来的,是非常清楚的。
任何战事,一旦打响,各种意外和困难频频出现。传达下来的上级命令,也往往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
这时就非常考验基层军官和士兵的坚韧性和主观能动性。如果排、队、旗三级级军官们能够体会到上级的意图和作战目标,与士官们一起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实际情况,克服各种困难,坚韧不拔,往往是能收获奇效。
但是勇卫军的大部分军官就不会有这个坚韧性和主观能动性。我们只是来混军功的,用得着这么卖命吗?让别人冲上去跟敌人拼个你死我活,自己再上去捡便宜,不更好吗?
这种情况,在过往战事中多的是。就是因为这种活心眼的军官将领越来越多,才使得官军日益废弛,战斗力越来越差。
“大家都知道,将领是全军的大脑,军官是全军的魂魄,士官是全军的骨骼,士兵则是全军的血肉。四者缺一不可。偏偏勇卫军的军官,大部分可以说没有魂魄。士官更是一个都没有。所以就算万遵祥再能干再厉害,勇卫军也只能打打顺风仗。一旦敌人凶狠坚韧,战事胶着,勇卫军很可能就自己乱了。”
薛孚把正反两面的情况都说完,径直坐了下来,
岑国璋敲了敲桌子,开口说道:“东南的情况就是这么个样子。现在说说我们自己的情况,传良,你来说。”
“是抚帅。这一年来,我们一边围困灵州和宁朔两城,一边对属下兵马进行大规格整编。我先说说灵州和宁朔两城的情况。他们已经被我们围困了一年多,城内的人心早就散得七七八八。”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