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节 探险3(4/5)
说这里是屋子,还不如说这里是个亭子。
住在这样空旷的大亭子里,你绝对能感受到任何一个方向的四季来风。但反过来说,也只有这种炎热潮湿的气候,人们才会住在这种大亭子里。
此时很多村民都闻声而来,聚集在这里围观这个外部来客。
细细打量这里的居民,可以看到都是被太阳晒到黝黑皮肤,好似鸡窝般乱蓬蓬的头发,以及胳膊上的诡异纹身,以及一些涂抹在脸上和身上的油彩。总之,很容易联想起地球上的东南亚土著。
土著村民基本都是赤裸着上半身,打赤膊,露出大片的古铜色肌肤。下半身围着草编的裙子,或者是一条兽皮。就连女人也不例外,全都毫不在乎地把浑圆结实的双乳袒露在胸前。
不分男女,他们身上都有一些羽毛、骨器、玉佩等装饰品。全部是村民自己手工制造的。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都是一个生产力极其不发达的原始社会小村落。明显实行原始共产主义制度,连货币都没有的那种。
但是在和土著的交流中,他们显然拥有很多和这个生产力完全不匹配的知识。
比方说,这位长老知道自己的领主是一个叫做“迪亚大人”的人物。虽然这位“迪亚大人”从来没来过这个村子。
“这么说,这个村子平时和外界没什么来往吗?”张成问道。“迪亚大人的手下何时来?”
有了领地和领主的概念,那自然而然有领主的驻地,以及领主手下的官吏和士兵。这些都是同时产生的东西。
“迪亚大人的手下?”长老有些疑惑。“哦,我们这里偶然会有年轻人去他那里当差。但是也就是这样。一般来说没什么机会,被遣返居多。已经有很久没人去当差了。”
“自愿去当差?”张成有些不明白了。这是什么莫名其妙的格局?“所以他不会来收税吗?”
“收税?”
“税赋。”张成问道。“就是……你们要把收入的一部分……”这话他说出口都觉得很别扭,因为你看着这个村子的情况就知道,这地方是原始社会啊,是就连剩余产品都没有的渔猎社会。上头来收税?收什么税?难道拉一堆鱼回去?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